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本届竞赛中,我校学子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与扎实的学术功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9项。材料学院潘子萌团队项目《非制冷红外探测装备关键材料研发》,荣获本届竞赛主体赛全国二等奖,并获《中国青年报》央媒采访报道。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潘子萌同学及其项目小组团队科研能力的极高肯定,也是我院材料学科雄厚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体现。

非制冷红外探测装备关键材料研发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潘子萌、王佳晨、武乙林、李木苏、李红苹、马悦宁、梁新慧
指导教师:刘翔、张景攀、杨盛安

《中国青年报》相关新闻报道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11/03/content_lbzo0gFL.html?gid=YeryXd1Q
赛事介绍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历经三十余载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学生顶尖科技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
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举办“挑战杯”项目对接转化会、专场招聘会、青年发展型城市及人才政策宣介、青年科技创新研学等多个配套活动。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
在本届竞赛中,我院团队一路披荆斩棘,从全国各高校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一成绩的取得,体现了材料学院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果。
近年来,我院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党旗红·学科强·人才兴”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将“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完善激励机制、配备优质导师资源、提供全方位保障等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参赛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团委、双创办、学工等各部门、各科研团队协同联动,聚焦科研与成长需求、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从项目培育、遴选到打磨、答辩的全过程精细化指导,为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届“挑战杯”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必将进一步鼓舞我院师生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的热情,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学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努力培养更多肩负时代使命、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戴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