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熊仕昭老师与查尔姆斯大学团队合作在eScience发表锂金属负极电-化学-力学综述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浏览次数: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熊仕昭与瑞典查尔姆斯大学Aleksandar Matic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eScience》(1区Top,影响因子42.9)发表综述论文“Understanding the electro-chemo-mechanics of lithium metal anodes”(认知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力学机理)。熊仕昭老师为本综述的第一通讯作者。

锂金属电池(LMB)因其高能量密度优势而成为下一代储能设备的重要备选。然而,循环过程中锂的不均匀电沉积、枝晶增殖以及负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阻碍了LMBs的实际应用。锂的沉积/剥离行为是复杂的电化学-机械过程,深入了解其机理是LMB发展的基石。该综述从液态和固态电解质中锂的沉积/剥离、固体电解质界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解锂金属阳极电化学-力学的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目前对锂金属负极表面电化学力学过程的理论研究成果,期冀由此为未来锂金属负极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近年来锂金属负极机理研究和改性设计的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该综述提出两个重要观点:锂的电化学沉积/剥离是电化学-化学-力学耦合的复杂过程;锂的沉积均匀性取决于基材、电解质和工作条件等多种物理因素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共同作用。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sci.2025.100429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0871-65109952  邮箱:clxyxsb@163.com  邮编:650093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材料楼6楼

关注公众号